期货交易

深度解析其成因与驱动因素-生猪期货市场触顶回落

发布日期:2025-07-25

从母猪存栏及仔猪出生数据看,三季度和四季度商品猪供应整体充裕。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6月末能繁母猪存栏4042万头,环比微增0.02%,同比上涨1.2%;钢联样本企业调查则显示6月仔猪出生量554万头,环比增2%,同比增11%。这些数据表明,母猪产能相对稳定,仔猪补栏持续增加,尤其对应四季度出栏的商品猪数量呈现环比上升趋势。结合农业部新生仔猪连续环比递增的趋势,中长期供应压力不减,这为市场奠定了充足的供给基础。

尽管政府提出稳产能和降体重政策,但市场缺乏实质性措施,供需结构未明显改善。当前处于需求淡季,集团企业正常出栏节奏未变,叠加蛋类蔬菜替代品价格低廉,屠宰企业开机率下滑,导致现货价格持续回落。例如,7月22日河南郑州现货均价14.3元/公斤,较月初下降0.7元/公斤,标肥价差扩大至-0.27元/公斤。这反映了标猪供应充裕而肥猪偏少的局面,加之农业农村部限制压栏增重,7月出栏体重小幅下滑,但整体未改变供应过剩的格局。

在此背景下,远月期货(如2511和2601合约)本周两次大涨,突破15000元/吨关口,更多受宏观主题反内卷及其他商品超预期上涨的联动推动,而非基本面驱动。期货冲高回落的现象揭示市场对远月逻辑的不坚定,技术面和量化资金主导的上涨后,产业资金趁机套保。宏观情绪若回落,盘面可能回调至整数支撑位,等待需求旺季带动。这种非理性上涨易引发养殖端压栏惜售和二育进场,尤其在标肥价差倒挂下,压栏可提升单头利润,但会延缓去产能进程,导致供应压力后移至四季度。

展望后市,在四季度供应同比增10%左右、养殖成本约13元/公斤的背景下,盘面由贴水转为升水,为二育和压栏提供套保利润空间。若8月中下旬需求回暖,期现可能出现联动上涨,但三季度难以主动降产能,期现高点或在三季度显现。最终,产能充裕的品种在情绪退却后将回归实际价值,四季度进入产能释放阶段,价格承压风险加大。这凸显了商品市场潮起潮落的本质,宏观政策与情绪驱动的波动终需基本面支撑。

通过万利期货开户网预约期货开户,交易保证金灵活调低,能多节省60%的交易手续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