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交易

中钢协发布最新报告

发布日期:2025-07-26

从中钢协发布的6月份中国钢材价格指数月评来看,钢材市场在2025年上半年经历了显著的波动,整体呈现下行趋势,但7月份出现反弹迹象,这反映了多重经济因素和政策干预的复杂交织。以下我将基于报告内容,从市场动态、数据表现、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等角度,进行详细分析说明。

报告指出6月份钢材市场在淡季效应深化、供需矛盾累积和成本支撑减弱的背景下震荡下行,这凸显了季节性需求疲软对行业的冲击。具体数据显示,2025年6月份中国钢材综合价格指数(CSPI)平均值为90.10点,环比下降2.45%,同比降幅高达13.56%,表明市场整体承压。其中,长材指数和板材指数均呈下降态势,长材指数环比降2.55%,同比降13.98%,板材指数环比降2.51%,同比降13.72%。截至6月末,CSPI指数进一步跌至89.51点,创2016年11月以来新低,反映出供需失衡的加剧。累计1-6月份CSPI平均值为93.75点,同比下降13.35%,这验证了上半年整体需求疲软的趋势。

报告分项分析了价格变化细节,值得深入探讨。在长材与板材的比较中,截至6月末,长材指数降幅(1.12%)小于板材(1.60%),这或许源于建筑领域需求相对稳定,但1-6月平均数据显示长材和板材降幅相近(分别为13.53%和13.77%),表明下游行业如房地产和制造业均面临压力。在主要钢材品种方面,6月份八大品种价格全面下降,其中冷轧薄板降幅最大(平均价格下降152元/吨,指数降3.88%),这与其高附加值特性相关,需求下滑更敏感;而无缝管降幅最小(下降28元/吨,降0.66%),可能受益于特定工业需求支撑。回顾上半年走势,价格从1月初因供强需弱而震荡下行,春节后受外部冲击和需求恢复缓慢影响继续走低,3-5月旺季转淡季期间价格中枢下移,6月末跌破90点,凸显了累积性供需矛盾的爆发。

第三,报告强调了区域差异和政策因素的作用。6月份全国六大地区价格指数普遍下降,华北地区降幅最大(2.77%),西南地区最小(1.72%),这可能与区域经济结构和产能集中度相关;例如,西部螺纹钢价格指数平均值环比下降3.11%,反映区域需求分化。进入7月份,市场出现小幅反弹,主要受中财委会议推动治理低价无序竞争、部分地区实施粗钢产量调控等政策刺激,加之原料端支撑维持韧性,这显示政策干预在缓解下行压力中的作用。不过,需求季节性走弱仍构成制约,反弹态势的持续性需进一步观察。

报告开始分析价格变化的深层因素,如基建投资、制造业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增速继续下降,这从国家统计局2025年1-6月固定资产投资数据可见端倪。这些因素加剧了钢材需求不足,是价格下行的核心驱动力。综合来看,钢材市场受宏观经济疲软、政策调控和季节性因素多重影响,未来需关注供需再平衡和政策执行效果。报告数据详实,但若补充对全球经济环境(如特朗普关税政策)的量化影响分析,将更全面。

通过万利期货开户网办理期货开户,能调低至交易所保证金标准,国企背景头部期货公司。可以手机开户,或者电脑网上开户,一般20分钟即可办完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