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系蝶式套利案例研究:焦煤-焦炭-铁矿石产业链利润传导中的三角套利策略对比分析
在黑色系商品期货市场中,蝶式套利因其独特的风险收益结构备受关注。本文以焦煤-焦炭-铁矿石产业链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三者间利润传导机制下的三角套利策略设计与实践差异。
一、产业链利润传导的底层逻辑
焦煤作为焦炭生产原料,其价格波动直接影响焦化企业生产成本。当焦煤价格上涨时,焦炭价格需同步上调才能维持合理利润,而焦炭作为高炉炼钢的核心燃料,其成本变动将传导至钢材价格。与此同时,铁矿石作为钢材生产的另一主原料,其价格波动与焦炭形成替代性竞争关系。三者间存在
“焦煤决定焦炭成本,焦炭与铁矿石共同支撑钢材成本”
的传导链条,这为跨品种套利提供了天然基础。
二、传统两两套利模式的局限性
常规的焦煤-焦炭套利主要关注1.3-1.5的投入产出比,通过价差回归实现利润。而焦炭-铁矿石套利则基于高炉配比调整逻辑,但两者均存在明显缺陷:前者易受焦化厂开工率干扰,后者对钢厂采购策略敏感。历史数据显示,单一品种对的套利胜率普遍低于60%,且最大回撤可能超过保证金比例的30%。
三、三角套利策略的构建逻辑
蝶式套利通过同时建立三个头寸形成对冲组合:买入焦煤期货、卖出焦炭期货、买入铁矿石期货。该设计基于三重考量:首先利用焦煤-焦炭价差回归特性,其次捕捉焦炭-铁矿石替代效应,最终通过铁矿石端对冲系统性风险。关键参数设置需满足:焦煤/焦炭价差比≥1.25,铁矿石/焦炭价格比≤2.8,此时历史回测显示策略有效性提升至72%。
四、动态调整机制的特殊要求
不同于传统套利,三角策略需建立动态平衡模型。重点监测指标包括:1)焦化企业毛利率(警戒值8%-12%)2)钢厂原料库存天数(临界值20-25天)3)港口铁矿石疏港量变化率。当焦化利润突破15%时需压缩焦煤多头仓位,而钢厂补库周期启动则需强化铁矿石端对冲比例。实践表明,引入机器学习的动态调仓模型可使年化收益提升约18%。
五、风险边界与止损机制
该策略面临三重特殊风险:1)环保限产政策对焦化-钢铁产能的差异化影响 2)进口焦煤价格跳跃性波动 3)铁矿石金融属性引发的独立行情。建议设置三维度止损线:焦煤-焦炭价差比突破1.4立即平仓,铁矿石波动率指数(IV)单日上涨超30%启动对冲,整体组合回撤达8%时强制止损。2018-2022年压力测试显示,该风控体系可将极端亏损控制在12%以内。
从实践效果看,三角套利策略相比传统方法展现出更强的抗周期特性。在2021年双焦暴涨行情中,传统套利策略平均亏损23%,而三角套利通过铁矿石端的反向波动获得9.7%正收益。但需注意,该策略的资金使用效率较常规套利低约40%,更适合具备持续资金补充能力的机构投资者。未来随着碳排放权交易的深化,产业链利润传导路径可能发生结构性变化,这要求套利模型必须嵌入环境成本因子才能保持有效性。
生铁、硒铁、熟铁有些什么区别?
冶金工业通常分为黑色冶金工业和有色冶金工业。 炉料中的多个品种均属于黑色冶金,主要包括铁、生铁、钢和铁合金等。 钢铁中均含有少量合金元素和杂质的铁碳合金,按含碳量不同可分为:生铁――含C为2.0~4.5%钢――含C为0.05~2.0%熟铁――含C小于0.05% 钢系由生铁再炼而行,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和韧性,还具有耐热、耐腐蚀、耐磨等特殊性能铁与钢的区别: 铁在自然界中蕴藏量极为丰富,占地壳元素含量的5%,居地球物质中的第四位。 铁元素很活泼,容易与其它物质结合。 习惯上常说的钢铁是对钢和铁的总称。 钢和铁是有区别的,所谓钢铁,主要由两个元素构成,即铁和碳,一般碳和元素铁形成化合物,叫铁碳合金。 含碳量多少对钢铁的性质影响极大,含碳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引起质的变化。 由铁原子构成的物质叫纯铁,纯铁杂质很少。 含碳量多少是区别钢铁的主要标准。 生铁含碳量大于2.0%;钢含碳量小于2.0%。 生铁含碳量高,硬而脆,几乎没有塑性。 钢不仅有良好塑性,而且钢制品具有强度高、韧性好、耐高温、耐腐蚀、易加工、抗冲击、易提炼等优良物化应用性能,因此被广泛利用。 1、生铁的其他名称、俗称:定义 生铁是含碳量大于2%的铁碳合金,工业生铁含碳量一般 在2.5%--4%,并含C、SI、Mn、S、P 等元素,是用铁矿石经高炉冶炼的产品。 根据生铁里碳存在形态的不同,又可分为炼钢生铁、铸造生铁和球墨铸铁等几种。 生铁性能:生铁坚硬、耐磨、铸造性好,但生铁脆,不能锻压。 2、各种生铁的性状、简介、用途 炼钢生铁里的碳主要以碳化铁的形态存在,其断面呈白色,通常又叫白口铁。 这种生铁性能坚硬而脆,一般都用做炼钢的原料。 铸造生铁中的碳以片状的石墨形态存在,它的断口为灰色,通常又叫灰口铁。 由于石墨质软,具有润滑作用,因而铸造生铁具有良好的切削、耐磨和铸造性能。 但它的抗位强度不够,故不能锻轧,只能用于制造各种铸件,如铸造各种机床床座、铁管等。 球墨铸铁里的碳以球形石墨的形态存在,其机械性能远胜于灰口铁而接近于钢,它具有优良的铸造、切削加工和耐磨性能,有一定的弹性,广泛用于制造曲轴、齿轮、活塞等高级铸件以及多种机械零件。 此外还有含硅、锰、镍或其它元素量特别高的生铁,叫合金生铁,如硅铁、锰铁等,常用做炼钢的原料。 在炼钢时加入某些合金生铁,可以改善钢的性能。 3、生铁的工艺流程 生铁的冶炼虽原理相同,但由于方法不同、冶炼设备不同,所以工艺流程也不同。 下面分别简单予以介绍。 高炉生产是连续进行的。 一代高炉(从开炉到大修停炉为一代)能连续生产几年到十几年。 生产时,从炉顶(一般炉顶是由料种与料斗组成,现代化高炉是钟阀炉顶和无料钟炉顶)不断地装入铁矿石、焦炭、熔剂,从高炉下部的风口吹进热风,喷入油、煤或天然气等燃料。 装入高炉中的铁矿石,主要是铁和氧的化合物。 在高温下,焦炭中和喷吹物中的碳及碳燃烧生成的一氧化碳将铁矿石中的氧夺取出来,得到铁,这个过程叫做还原。 铁矿石通过还原反应炼出生铁,铁水从出铁口放出。 铁矿石中的脉石、焦炭及喷吹物中的灰分与加入炉内的石灰石等熔剂结合生成炉渣,从出铁口和出渣口分别排出。 煤气从炉顶导出,经除尘后,作为工业用煤气。 现代化高炉还可以利用炉顶的高压,用导出的部分煤气发电。 高炉内的还原气体产生于风口前的燃料燃烧,这一过程产生了两大运动流:一个是上升的热煤气流,一个是下降的炉料流(铁矿石、焦炭、熔剂等)。 高炉内的一切反应均发生于煤气和炉料的相向运动和相互作用之中。 它包括炉料的加热、蒸发、挥发和分解;铁及其它元素的还原;炉料中非铁氧化物的熔化、造渣和生铁的脱硫;铁的渗碳及生铁的形成;炉料和煤气之间的热交换等等,是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过程的总和。 4、生铁中的化学成分生铁中除铁外,还含有碳、硅、锰、磷和硫等元素。 这些元素对生铁的性能均有一定的影响。 碳(C):在生铁中以两种形态存在,一种是游离碳(石墨),主要存在于铸造生铁中,另一种是化合碳(碳化铁),主要存在于炼钢生铁中,碳化铁硬而脆,塑性低,含量适当可提高生铁的强度和硬度,含量过多,则使生铁难于削切加工,这就是炼钢生铁切削性能差的原因。 石墨很软,强度低,它的存在能增加生铁的铸造性能。 硅(Si):能促使生铁中所含的碳分离为石墨状,能去氧,还能减少铸件的气眼,能提高熔化生铁的流动性,降低铸件的收缩量,但含硅过多,也会使生铁变硬变脆。 锰(Mn):能溶于铁素体和渗碳体。 在高炉炼制生铁时,含锰量适当,可提高生铁的铸造性能和削切性能,在高炉里锰还可以和有害杂质硫形成硫化锰,进入炉渣。 磷(P):属于有害元素,但磷可使铁水的流动性增加,这是因为硫减低了生铁熔点,所以在有的制品内往往含磷量较高。 然而磷的存在又使铁增加硬脆性,优良的生铁含磷量应少,有时为了要增加流动性,含磷量可达1.2%。 硫(S):在生铁中是有害元素,它促使铁与碳的结合,使铁硬脆,并与铁化合成低熔点的硫化铁,使生铁产生热脆性和减低铁液的流动性,顾含硫高的生铁不适于铸造细件。 铸造生铁中硫的含量规定最多不得超过0.06%(车轮生铁除外)。 硒铁;ferro-selenium资料 分子式:CAS号:性质:一种中间合金,主要用作合金元素加入剂。 含有52%硒和0.9%碳,余量为铁。 熔融法生产生铁是含碳量大于2%(2.1%)的铁碳合金,工业生铁含碳量一般 在2.5%--4%,并含SI、Mn、S、P 等元素,是用铁矿石经高炉冶炼的产品。 熟铁 用生铁精炼而成的含碳量在0.15%以下的铁,有韧性、延性,强度较低,容易锻造和焊接,不能淬火。
煤。石油。天然气的成分是啥?
煤的化学组成:
煤的化学组成很复杂,但归纳起来可分为有机质和无机质两大类,以有机质为主体。 煤中的有机质主要由碳、氢、氧、氮和有机硫等五种元素组成。 其中,碳、氢、氧占有机质的95%以上。 此外,还有极少量的磷和其他元素。 煤中有机质的元素组成,随煤化程度的 变化而有规律地变化。 一般来讲,煤化程度越深,碳的含量越高,氢和氧的含量越低,氮的含量也稍有降低。 唯硫的含量则与煤的成因类型有关。 碳和氢是煤炭燃烧过程中产生热量的重要元素,氧是助燃元素,三者构成了有机质的主体。 煤炭燃烧时,氮不产生热量,常以游离状态析出,但在高温条件下,一部分氮转变成氨及其他含氮化合物,可以回收制造硫酸氨、尿素及氮肥。 硫、磷、氟、氯、砷等是煤中的有害元素。 含硫多的煤在燃烧时生成硫化物气体,不仅腐蚀金属设备,与空气中的水反应形成酸雨,污染环境,危害植物生产,而且将含有硫和磷的煤用作冶金炼焦时,煤中的硫和磷大部分转入焦炭中,冶炼时又转入钢铁中,严重影响焦炭和钢铁质量,不利于钢铁的铸造和机械加工。 用含有氟和氯的煤燃烧或炼焦时,各种管道和炉壁会遭到强烈腐蚀。 将含有砷的煤用于酿造和食品工业作燃料,砷含量过高,会增加产品毒性,危及人民身体健康。 煤中的无机质主要是水分和矿物质,它们的存在降低了煤的质量和利用价值,其中绝大多数是煤中的有害成分。 另外,还有一些稀有、分散和放射性元素,例如,锗、镓、铟、钍、钒、钛、铀……等,它们分别以有机或无机化合物的形态存在于煤中。 其中某些元素的含量,一旦达到工业品位或可综合利用时,就是重要的矿产资源。 通过元素分析可以了解煤的化学组成及其含量,通过工业分析可以初步了解煤的性质,大致判断煤的种类和用途。 煤的工业分析包括对水分、灰分、挥发分的测定和固定碳的计算四项内容。 1.水分指单位重量的煤中水的含量。 煤中的水分有外在水分、内在水分和结晶水三种存在状态。 一般以煤的内在水分作为评定煤质的指标。 煤化程度越低,煤的内部表面积越大,水分含量越高。 水分对煤的加工利用是有害物质。 在煤的贮存过程中,它能加速风化、破裂,甚至自燃;在运输时,会增加运量,浪费运力,增加运费;炼焦时,消耗热量,降低炉温,延长炼焦时间,降低生产效率;燃烧时,降低有效发热量;在高寒地区的冬季,还会使煤冻结,造成装卸困难。 只有在压制煤砖和煤球时,需要适量的水分才能成型。 2.灰分是指煤在规定条件下完全燃烧后剩下的固体残渣。 它是煤中的矿物质经过氧化、分解而来。 灰分对煤的加工利用极为不利。 灰分越高,热效率越低;燃烧时,熔化的灰分还会在炉内结成炉渣,影响煤的气化和燃烧,同时造成排渣困难;炼焦时,全部转入焦炭,降低了焦炭的强度,严重影响焦炭质量。 煤灰成分十分复杂,成分不同直接影响到灰分的熔点。 灰熔点低的煤,燃烧和气化时,会给生产操作带来许多困难。 为此,在评价煤的工业用途时,必须分析灰成分,测定灰熔点。 3.挥发分指煤中的有机物质受热分解产生的可燃性气体。 它是对煤进行分类的主要指标,并被用来初步确定煤的加工利用性质。 煤的挥发分产率与煤化程度有密切关系,煤化程度越低,挥发分越高,随着煤化程度加深,挥发分逐渐降低。 4.固定碳测定煤的挥发分时,剩下的不挥发物称为焦渣。 焦渣减去灰分称为固定碳。 它是煤中不挥发的固体可燃物,可以用计算方法算出。 焦渣的外观与煤中有机质的性质有密切关系,因此,根据焦渣的外观特征,可以定性地判断煤的粘结性和工业用途。
石油的化学组成:
石油主要由碳(C)和氢(H)两种元素组成,其中碳含量为83~87%,氢含量为11~14%,两者合计为95~99%,由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的碳氢化合物称为烃,在石油炼制过程中它们是加工和利用的主要对象。 此外,石油中还含有硫(S)、氮(N)、氧(O)。 这些非碳氢元素含量一般为1~4%。 但也有个别例外,如国外某原油含硫高达5.5%,某原油(_mou3 yuan2 you2)含氮量为1.4~2.2%。 虽然石油中非碳氢元素的含量很少,但是它们对石油的性质、石油加工过程以及产品的使用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石油中除含有碳、氢、硫、氮、氧五种元素外,还有微量的金属元素和其它非金属元素,如钒、镍、铁、铜、砷、氯、磷、硅等,它们的含量非常少,常以百万分之几计(ppm)。
以上各种元素并非以单质出现,而是相互以不同形式结合成烃类和非(he2 fei1)烃类化合物存在于石油中。 所以,石油的组成是极为复杂的。
石油的烃类组成
石油中究竟含有多少种烃,至今尚无法说明。 但已确定石油中的烃类主要是由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这三种烃类构成。 天然石油中一般不含烯烃、炔烃等不饱和烃,只有在石油的二次加工产物中和利用油页岩制得的页岩油中含有不同数量的烯烃。
(一)烷烃
烷烃是石油的主要组分。 在常温常压下,C1~C4(即分子中含有1~4个碳原子)的;烷烃为气体,C5~C15的烷烃为液体,大于C16的正构烷烃为固体。
含有大量的甲烷和少量的乙烷、丙烷的天然气称为干气,除含有较多的甲烷、乙烷外,还含有少量易挥发的液态烃蒸气(如戊烷、己烷、辛烷)的天然气称为湿气,高分子烷烃是固态,但一般溶于油中,低温下析出。在一般条件下,烷烃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不易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但在特别条件下,烷烃也会发生氧化、卤化、硝化及热分解等反应。
(二)环烷烃
环烷烃是环状的饱和烃,也是石油的主要组分之一。 石油中的环烷烃主要是含五碳环的环戊烷系和含六碳环的环己烷系。 从数量上看,一般是环己烷系多于环戊烷系。
随着石油馏分沸点的降低,环烷烃相对含量增加,在高沸点的石油馏分中,还含有双环和多环的环烷烃以及环烷-芳香烃。 在更重的石油馏分中,因为芳香烃的含量增加使得环烷烃的相对含量有所减少。
环烷烃的抗爆性较好、凝点低、有较好的润滑性能和粘温性,是汽油、喷气燃料及润滑油的良好组分。
环烷烃的化学性质与烷烃相近,但稍活泼,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氧化、卤化、硝化、热分解等反应,环烷烃在一定条件下还能脱氢生成芳香烃。
(三)芳香烃
芳香烃是指分子中含有苯环的烃类,一般苯环上带有不同的烷基侧链,也是石油的主要组分之一。 同一种原油中,随着沸点(或分子量)的降低,芳香烃的含量增多。 石油中除含有单环芳香烃外,还含有双环和多环芳香烃。
芳香烃的化学性质较烷烃稍活泼,可与一些物质发生反应,但芳香烃中的苯环很稳定,强氧化剂也不能使其氧化,也不易起加成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芳香烃上的侧链会被氧化成有机酸,这是油品氧化变质的重要原因之一,芳香烃在一定条件下还能选行加氢反应,
(四)烯烃
石油中一般不含烯烃。 烯烃主要存在于石油的二次加工产物中。
烯烃又分为单烯烃(即分子中含有一个双键)、双烯经和环烯烃。 在常温常压下,单烯烃C2~C4气体,C3~C18是液体,C18以上是固体。
烯烃分子中有双键,因此烯烃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可与多种物质发生反应。 在一定条件下可进行加成、氧化和聚合等各种反应。 在空气中烯烃易氧化成酸性物质或胶质,特别是二烯烃和环烯烃更易氧化,影响油品的安定性。
天然气的化学组成:
天然气是蕴藏在地层内的可燃性气体,主要为低分子量烷烃的混合物,有些含有氮、二氧化碳或硫化氢,有些还含有少量氦。
天然气有干天燃气和湿天然气两种。 干天然气富含甲烷,湿天然气含有较大量的乙烷、丙烷、丁烷和戊烷等,它的化学组成因产地而异。
如:四川天然气,相对密度为0.5783,一般成分(体积百分比)为甲烷96.55%,乙烷0.54%,丙烷0.15%,二氧化碳1.0%,氧0.02%,氢0.04%,氮1.08%,硫化氢0.2%,其他0.42%。
生铁又硬又脆是因为它含碳多还是少?
含碳多,炼钢生铁冶金工业通常分为黑色冶金工业和有色冶金工业。 炉料中的多个品种均属于黑色冶金,主要包括铁、生铁、钢和铁合金等。 钢铁中均含有少量合金元素和杂质的铁碳合金,按含碳量不同可分为:生铁――含C为2.0~4.5%钢――含C为0.05~2.0%熟铁――含C小于0.05%钢系由生铁再炼而行,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和韧性,还具有耐热、耐腐蚀、耐磨等特殊性能铁与钢的区别:铁在自然界中蕴藏量极为丰富,占地壳元素含量的5%,居地球物质中的第四位。 铁元素很活泼,容易与其它物质结合。 习惯上常说的钢铁是对钢和铁的总称。 钢和铁是有区别的,所谓钢铁,主要由两个元素构成,即铁和碳,一般碳和元素铁形成化合物,叫铁碳合金。 含碳量多少对钢铁的性质影响极大,含碳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引起质的变化。 由铁原子构成的物质叫纯铁,纯铁杂质很少。 含碳量多少是区别钢铁的主要标准。 生铁含碳量大于2.0%;钢含碳量小于2.0%。 生铁含碳量高,硬而脆,几乎没有塑性。 钢不仅有良好塑性,而且钢制品具有强度高、韧性好、耐高温、耐腐蚀、易加工、抗冲击、易提炼等优良物化应用性能,因此被广泛利用。 1、生铁的其他名称、俗称:定义生铁是含碳量大于2%的铁碳合金,工业生铁含碳量一般在2.5--4,并含C、SI、Mn、S、P等元素,是用铁矿石经高炉冶炼的产品。 根据生铁里碳存在形态的不同,又可分为炼钢生铁、铸造生铁和球墨铸铁等几种。 生铁性能:生铁坚硬、耐磨、铸造性好,但生铁脆,不能锻压。 2、各种生铁的性状、简介、用途炼钢生铁里的碳主要以碳化铁的形态存在,其断面呈白色,通常又叫白口铁。 这种生铁性能坚硬而脆,一般都用做炼钢的原料。 铸造生铁中的碳以片状的石墨形态存在,它的断口为灰色,通常又叫灰口铁。 由于石墨质软,具有润滑作用,因而铸造生铁具有良好的切削、耐磨和铸造性能。 但它的抗位强度不够,故不能锻轧,只能用于制造各种铸件,如铸造各种机床床座、铁管等。 球墨铸铁里的碳以球形石墨的形态存在,其机械性能远胜于灰口铁而接近于钢,它具有优良的铸造、切削加工和耐磨性能,有一定的弹性,广泛用于制造曲轴、齿轮、活塞等高级铸件以及多种机械零件。 此外还有含硅、锰、镍或其它元素量特别高的生铁,叫合金生铁,如硅铁、锰铁等,常用做炼钢的原料。 在炼钢时加入某些合金生铁,可以改善钢的性能。 3、生铁的工艺流程生铁的冶炼虽原理相同,但由于方法不同、冶炼设备不同,所以工艺流程也不同。 下面分别简单予以介绍。 高炉生产是连续进行的。 一代高炉(从开炉到大修停炉为一代)能连续生产几年到十几年。 生产时,从炉顶(一般炉顶是由料种与料斗组成,现代化高炉是钟阀炉顶和无料钟炉顶)不断地装入铁矿石、焦炭、熔剂,从高炉下部的风口吹进热风,喷入油、煤或天然气等燃料。 装入高炉中的铁矿石,主要是铁和氧的化合物。 在高温下,焦炭中和喷吹物中的碳及碳燃烧生成的一氧化碳将铁矿石中的氧夺取出来,得到铁,这个过程叫做还原。 铁矿石通过还原反应炼出生铁,铁水从出铁口放出。 铁矿石中的脉石、焦炭及喷吹物中的灰分与加入炉内的石灰石等熔剂结合生成炉渣,从出铁口和出渣口分别排出。 煤气从炉顶导出,经除尘后,作为工业用煤气。 现代化高炉还可以利用炉顶的高压,用导出的部分煤气发电。 高炉内的还原气体产生于风口前的燃料燃烧,这一过程产生了两大运动流:一个是上升的热煤气流,一个是下降的炉料流(铁矿石、焦炭、熔剂等)。 高炉内的一切反应均发生于煤气和炉料的相向运动和相互作用之中。 它包括炉料的加热、蒸发、挥发和分解;铁及其它元素的还原;炉料中非铁氧化物的熔化、造渣和生铁的脱硫;铁的渗碳及生铁的形成;炉料和煤气之间的热交换等等,是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过程的总和。 4、生铁中的化学成分生铁中除铁外,还含有碳、硅、锰、磷和硫等元素。 这些元素对生铁的性能均有一定的影响。 碳(C):在生铁中以两种形态存在,一种是游离碳(石墨),主要存在于铸造生铁中,另一种是化合碳(碳化铁),主要存在于炼钢生铁中,碳化铁硬而脆,塑性低,含量适当可提高生铁的强度和硬度,含量过多,则使生铁难于削切加工,这就是炼钢生铁切削性能差的原因。 石墨很软,强度低,它的存在能增加生铁的铸造性能。 硅(Si):能促使生铁中所含的碳分离为石墨状,能去氧,还能减少铸件的气眼,能提高熔化生铁的流动性,降低铸件的收缩量,但含硅过多,也会使生铁变硬变脆。 锰(Mn):能溶于铁素体和渗碳体。 在高炉炼制生铁时,含锰量适当,可提高生铁的铸造性能和削切性能,在高炉里锰还可以和有害杂质硫形成硫化锰,进入炉渣。 磷(P):属于有害元素,但磷可使铁水的流动性增加,这是因为硫减低了生铁熔点,所以在有的制品内往往含磷量较高。 然而磷的存在又使铁增加硬脆性,优良的生铁含磷量应少,有时为了要增加流动性,含磷量可达1.2。 硫(S):在生铁中是有害元素,它促使铁与碳的结合,使铁硬脆,并与铁化合成低熔点的硫化铁,使生铁产生热脆性和减低铁液的流动性,顾含硫高的生铁不适于铸造细件。 铸造生铁中硫的含量规定最多不得超过0.06(车轮生铁除外)。
万利期货开户网优质期货公司开户优惠进行中:交易所手续费+1分,可调低到交易所保证金!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