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交易

聚氯乙烯-PVC-缺乏强劲驱动因素-基本面支撑乏力-正信期货深度分析

发布日期:2025-08-06

在分析8月PVC市场基本面时,需从供应、需求、成本和宏观因素等多维度切入,以全面评估未来走势。整体来看,8月PVC市场可能延续偏弱格局,成本端支撑不足,但宏观政策预期与交割逻辑的博弈将加剧市场波动,预计价格呈现宽幅震荡态势,区间或有小幅上移。以下将从供应、需求、成本及综合结论四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供应端:开工率中性趋升,库存累库压力加大
从开工情况看,7月底国内PVC整体开工率为73.26%,其中电石法和乙烯法开工率分别为74.42%和70.24%,处于相对中性水平。但8月计划检修减少,叠加福建万华及天津渤化新产能计划量产,以及青岛海湾试车投产,预计整体开工率将窄幅提升至75%左右。产量方面,7月产量约199万吨,环比小幅增加1.2万吨(受7月天数多一天影响),8月产量预计攀升至206万吨左右,供应端整体充足。库存动态上,二季度在检修高峰和出口支撑下实现去库,但6-7月因检修减少和出口订单下滑,行业转为累库格局。截至7月底,华东华南仓库库存达42.59万吨(扩充样本为67.31万吨),8月虽内外需或有阶段性改善,但供应增量远超需求增量,社会库存可能小幅累库至45万吨水平,这将进一步压制价格上行空间。累库预期源于供应弹性大于需求弹性,需警惕高库存对市场信心的负面影响。

二、需求端:内需疲软持续,出口表现分化,宏观政策传导滞后
PVC需求主要受地产链驱动,竣工端决定当前需求,新开工影响未来预期。近年来新开工持续走弱,导致地产链对PVC需求支撑不足。尽管今年地产政策聚焦控增量、降存量和提质量,销售端降幅收窄但未同比转正,若销售未能有效传导至新开工,PVC需求预期难以实质性改善。内需方面,硬质品如管材型材受地产拖累明显,企业以销定产模式为主,型材开工下降源于异型材企业收缩,塑钢与断桥铝竞争加剧,需求提升难度大;软制品如薄膜订单虽有改善,但占比有限,不足以拉动整体需求。8月下游开工预计与7月持平,淡季影响减弱可能带来环比小幅好转,但支撑力度薄弱,金九银十旺季能否兑现仍存疑。外需表现相对亮眼,2025年1-6月出口196.03万吨,同比大增50.2%,但短期受印度BIS认证延期及淡季影响,7月出口量或下滑。8月印度市场可能因反倾销政策预期(9月底落地)而补货,但国内价格反弹导致国外客户观望,高价接单阻力增大。下半年出口同比增速或放缓,全年看出口虽为亮点,但不足以抵消内需疲软。宏观政策预期虽存,如反内卷和产能摸排,但政策落地至产业微观层面需时间,PVC弱现实局面短期难改,7月期货价格随煤炭上涨反弹后月底回调,凸显基本面与情绪的博弈。

三、成本端:烧碱利润缓冲亏损,支撑作用边际弱化
成本因素对PVC估值影响有限,近两年PVC单产品持续亏损,但烧碱利润支撑氯碱企业综合盈利,抑制了主动减产。2025年上游维持高开工,烧碱企业亦运行良好,7月现货反弹仅小幅减亏PVC亏损,成本端未形成有效支撑。烧碱利润对PVC的补充作用削弱了成本底部支撑的力度,使其更多扮演价格下限角色而非驱动估值抬升。品种相关性分析显示,若烧碱价格强势,PVC成本支撑减弱,供应难减,高库存下价格难持续上涨;反之,烧碱下行可能强化成本支撑,促使供应降负荷,带来PVC边际改善。7月宏观情绪驱动下PVC估值修复,但基本面弱势导致趋势性行情难成,月底回调印证了成本与供应的弱联动性。

四、综合结论:宏观主导波动,基本面承压,8月谨慎震荡
综合评估,7月PVC价格重心上移主要由宏观情绪(如煤炭上涨带动)推动,基本面支撑不足。8月供应端增量显著,新产能释放加剧累库风险;需求端内需改善有限,出口不确定性高;成本端烧碱利润缓冲下,PVC单亏损未触发减产。宏观预期(如政策宽松)与交割逻辑博弈将主导市场,波动率放大,预计价格区间在6000-6500元/吨宽幅震荡,较7月或有抬升,但上行空间受制于高库存和弱现实。投资者需关注印度反倾销进展、地产政策传导及烧碱价格变动等风险点,以应对潜在反转。

通过万利期货开户网办理期货开户,能调低至交易所保证金标准,国企背景头部期货公司。可以手机开户,或者电脑网上开户,一般20分钟即可办完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