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碱下游需求持续疲软引发产业链负反馈
发布日期:2025-04-23
从产业链动态平衡视角观察,当前烧碱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多空博弈格局。短期市场矛盾集中于五一节前补库周期与装置检修的叠加效应,而中长期供需结构变化则构成价格反弹的主要制约因素。
在短期供需层面,节前补库行为正在形成阶段性支撑。下游企业基于生产连续性考虑开展的原料储备,叠加华北地区5月计划检修的32万吨氯碱装置,或使区域供应出现15-20天的空窗期。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液碱库存虽环比下降10.84%,但42万吨的绝对量仍处近三年同期高位,这解释了前期反弹动能不足的根本原因。库存结构分析显示,华东地区去库速度领先其他区域,主要得益于化纤企业节前备货,而西北地区库存消化仍显缓慢。
氧化铝产业链传导压力持续增强。山东地区离子膜碱采购价下调15元/吨的背后,是氧化铝行业毛利已压缩至200元/吨临界值,部分企业开始调整生产配比,降低烧碱单耗0.5-1.2%。更值得关注的是,云南、山西两地新增氧化铝产能合计280万吨/年已进入试车阶段,这批产能完全释放后,每月或将减少烧碱需求约1.8万吨。这种结构性变化正在重塑产业链议价能力对比。
非铝需求呈现分化态势。纺织产业链中,粘胶短纤开工率下降5.39个百分点至78.22%,对应每月减少烧碱需求约0.8万吨。印染环节开工率同比降幅达13.75个百分点,反映出外贸订单受关税政策影响的滞后效应。但造纸行业呈现逆势增长,文化纸季节性备货使该领域烧碱需求环比提升3-5%。这种结构性差异导致区域价格走势分化,华南市场因造纸集中显现较强抗跌性。
供给端变化暗藏博弈空间。当前82.3%的行业开工率已接近产能弹性临界点,但山东地区因东营新装置投产,产能利用率逆势提升1.3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华中某30万吨装置计划检修恰与华南50万吨装置重启形成对冲,这种区域性供给调整可能催生局部市场机会。期货市场持仓数据显示,空头席位近期增仓呈现机构化特征,反映市场对远期供需矛盾的预期趋同。
综合研判,烧碱市场正经历库存周期与产能周期的双重考验。五一节前补库或推动现货价格短暂上探50-80元/吨,但5月下旬随着新产能释放和氧化铝负反馈强化,价格中枢可能再次下移。真正趋势性反转需等待两个信号:一是氧化铝行业毛利修复至300元/吨以上,二是烧碱行业开工率持续3周低于80%。当前市场正处于弱平衡状态,建议关注区域价差套利和月间反套机会。
经济危机对化工行业的影响?
如果没有这场全球性的金融灾难,恐怕谁也不能理解近一个月来化工市场诸多产品价格发生的戏剧性骤变。 8月下旬至10月初,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国内浓硝酸市场主流价格由4100~4200元/吨的历史高点,陡然降落至1700~1800元/吨,每吨回落了2400元,月落幅度高达42.86%,令人瞠目。 这还不是最绝的,最绝的当属硫酸,短短的1~2个月里,国内硫酸的价格由8月份的2400元/吨直线下降至10月初的400元/吨,2400元货值的产品每吨就落掉了2000元,月落幅度竟达166.7%,跌幅之大不仅是惊心动魄,还简直让人匪夷所思。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在全球的急速蔓延,世界性经济危机也迅速向我国化工领域传导,以硝酸、硫酸等“三酸两碱”化工基础原料为代表的产品市场行情急剧下滑,价格一落千丈。 短短1~2个月,遍数国内化工所有产品,几乎无一例外地都从历史价格的高位进行跳水,于此同时,上述化工化肥所有的产品行业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产品涨库、销售困难,被迫减产或停产的现象。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衰退对化工行业的影响开始显现,三季度我们关注的重点公司业绩增速大幅放缓。 假发龙头瑞贝卡对美欧的出口收到影响,全年的业绩增长减少到20%;而ML材料龙头广东榕泰由于下游出口减少,导致公司全年增长50%的预期落空。 上一周,国际原油价格在大幅度下跌后出现了反弹,WTI原油价格上周五收于67.81USD/barrel,一周累计涨幅7.38%;Brent原油价格收于65.1 USD/barrel,一周累计涨幅5.58%,国际天然气价格微跌了0.95%;乙烯、石脑油价格跌幅依然较大,单周跌幅分别为28.57%、22.3%。 化肥、农药:上一周,国内尿素价格跌至1850元/吨,一周跌幅为5.13%,草甘膦价格再度出现了下跌,单周下跌12.9%,国内钾肥价格下跌了1.15%,磷肥价格则保持不变。 两碱:上一周,PVC及电石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其中乙炔法PVC下跌了5%,乙烯法PVC价格则下跌4.76%,电石价格下跌5.56%;纯碱价格下跌3.13%;烧碱价格则保持不变。 化纤:上一周,化纤产品原料继续下跌,对二甲苯下跌了11.54%,PTA下跌15.79%,PET切片下跌15.33%,PA66切片微跌了5.24%,PA6下跌了8.95%,粘胶短纤下跌1.61%,PTMEG的价格微跌了1.61%,氨纶40D价格则没有变化。 醇醚:上一周,醇醚价格下跌幅度较大,甲醇单周跌幅14.89%,二甲醚价格下跌15.56%。 橡胶:上一周国内丁苯橡胶价格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跌,单周跌幅达11.43%,天然橡胶价格则微跌了0.68%。 似乎一夜之间,每一个行业的下游几乎都没有了需求,化工产业链上因需求锐减而倒塌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像一场急性瘟疫,迅速向上游传导,一块压倒另一块:MDI需求减少导致苯胺需求减少,苯胺需求减少导致硝酸需求减少,硝酸需求减少导致液氨需求减少,液氨需求减少最终导致原料煤炭需求减少;另一链条:全球性粮价和原油价格大跌,导致国际国内市场化肥需求下降,化肥需求下降导致化肥企业减产,化肥企业减产导致合成氨生产负荷降低,合成氨负荷降低最终也导致原料煤炭需求降低。
由-CH3、-COOH、-OH、中的两个基团组成的化合物中,与过量的NaOH溶液发生反应,反应后向所得产物中再通入
由4种基团-CH3、-OH、、-COOH两两组成的物质中,能与NaOH反应的物质有CH3COOH、苯酚、碳酸、苯甲酸4种物质,苯酚钠、碳酸钠都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但乙酸钠、苯甲酸钠不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故选B.
澳洋科技这只股票怎么样?
这个股票以前是只牛股,中小盘股票,但是在这轮下跌中也惨不忍睹,尤其是在业绩亏损后。 但是作为一只小盘股还是有很大的空间,下面把他的业绩报告分析如下,希望给你一个参考。 08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8.79亿元,同比下降1.85%;利润总额2660.01 万元,同比下降86.06%;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363.38 万元,同比下降96.45%;摊薄每股收益为0.01元,低于预期。 下游纺织业出口受阻 粘胶行业景气快速回落:08年上半年,在人民币快速升值和全球经济放缓的背景下,我国纺织行业出口增速大幅下降,作为纺织纱线主要原料之一的粘胶纤维行业也因此景气下降,产品均价大幅回落25%,行业产量增速下降为7%。 等待需求回暖:上半年行业经营的主要压力来自于原材料价格的高企和需求的突然放缓,目前主要原材料价格均已回落,需求也已进入平稳区域,我们认为行业已进入景气底部区域;由于行业景气的变化,在建产能已经部分停/缓建,目前比较明确的08年底将建成的产能不超过20万吨,因此我们认为下半年行业将保持平稳,盈利能力略有改善,中长期等待需求回暖。 成本上升、需求疲软致业绩大幅下滑:短绒、烧碱、硫酸、煤等原、辅材料的高位运行使公司运营成本同比上升51%,而下游需求不旺,短纤均价回落25%,因此毛利率由29%下滑至9%。 未来增长:阜宁项目二期8万吨正在建设中,预计09年初建成投产。 盈利预测与评级:由于行业景气下降速度超出了预期,我们下调了盈利预测和评级,预计公司08、09、10年每股收益为0.01元、0.11元、0.41元,给予中性-B评级。 风险提示:由于缓建项目较多,09年新增产能情况还不确定,如果09年新增产能较多,将会推迟行业的景气复苏。
通过万利期货开户网预约开户,商品期货、金融期货、期权品种均可享受70%的手续费优惠,有专人一对一指导开户服务!- 上一篇:全球玉米市场供需格局生变
- 下一篇:3月生猪养殖业超卖现象显著加剧